開券有益--《謀殺基督》閱後心得
關在家14天,也看看書,現在看書要寫讀書心得,資訊經過消化後才會記得。
這幾天看的這本書是很久以前買的,《謀殺耶穌》。
由《紐約時報》暢銷作者比爾‧歐萊里和史學家馬丁‧道格大作,試圖重回耶穌當年的現場。關於耶穌基督的故事,可以在聖經、福音書、繪畫中找到,但許多都是有誇大性、美好性的敘述,但口述史也有其參考性,在正式的史料中,以及那個時代的文學家記載中也找得到耶穌的紀錄,更具價值。
這本書,很少敘述到聖經中耶穌展現的一些神蹟,畢竟神蹟多具有誇飾性,盡量以當時的時代背景,歷史紀錄中,還有多本福音書中重複的行為去重現那時的情況,本來以為會很硬或看不下去,想不到像本小說,越看越著迷。
就來記錄一下讀書心得。並非基督徒,所以可能會有一些偏差。歡迎指教。
歷史背景
以色列的猶太人,自從出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後,後被亞述、波斯、羅馬陸續征服,耶穌誕生時的以色列就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
羅馬帝國雖然實質統治,但是羅馬皇帝重視猶太人的宗教信仰文化,在文化制度下不干預猶太人,只要按時繳稅不違抗皇帝就好,所以猶太人實際上由已經被權力貪腐下的猶太祭司長老團們以宗教的名義管控著。
猶太人在信仰上非常虔誠,甚至被羅馬皇帝稱為帝國內唯一還有信仰的種族,每個人了解聖經中的故事(舊約),遵循著猶太的傳統,每年都要到耶路薩冷的聖殿朝拜,即使要被抽重重的稅,對於異邦人羅馬軍隊,是敢怒不敢言,生活越來越困苦,但是至少信仰還在。
猶太人的聖經曾經預言,猶太人,終將迎來彌賽亞,即上帝指派拯救世人的救世主,而所謂世人,就是猶太人,因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民,與上帝有約的人民。他們相信現在的異族統治只是苦難的過程,終將迎來一個新的王,新的救世主,像大衛王一樣,解救猶太的子民。
耶穌,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出生的。在那個人民痛苦的時代下,經常會有不同的人「號稱」先知,吸引不少的民眾吸引,可以想像三國時代的黃巾賊,清末的太平天國,這樣講似乎有點貶低,但是世界的歷史一向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由勝者寫的歷史,對於當權者來說,所有以宗教號召,吸引群眾追隨的人都是屬於政權的潛在危險。
耶穌之前,已經有不少人被當作妖言惑眾被羅馬當局或猶太祭司們處死囚禁,當局總是派人觀察這些人說的話是否有任何要違反羅馬當局,或是違反猶太律法的地方。但是在加利利長大的耶穌,卻從來沒有說出這些話。
約三十歲正式走入時代舞台,在約旦河畔給約翰受洗(約翰後來也被抓),到上十字架僅僅三年半,號召了十二個門徒,他在那裡宣揚的都是「愛」,神愛世人,要愛神,要愛鄰如己,他給當時受難的帝國猶太人民給了希望,吸引了無數的群眾。
即使耶穌未在講述中稱王稱神,他展現的神蹟卻讓當時追隨他的人相信他就是猶太人的王,他就是神子,也是當權者最大的隱憂,一舉一動都受著監視。
最後的日子,他應驗了猶太預言,彌賽亞將騎驢進城,來到耶路薩冷。耶穌做了,但仍沒有稱自己為王,沒有號召人民反抗猶太祭司反抗羅馬當庭,但與祭司長老的對談中暗示著自己為神子,最後在有名的最後的晚餐後,被聖殿守衛抓起,最後被羅馬士兵送上了十字架。卻又展示了神的預言,在三日後復活,耶穌的屍體找不到了。故事在這裡展到高潮,也終止。耶穌屍體不見,就是一個神蹟的展現,他的死或說是為人民的贖罪,讓他從被以為的猶太王更升格到真神,而他所培養的門徒,雖然最後都死於非命,但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成為現世影響力最大的宗教之一。
字數不算多,很快可以看完 |
附上一些圖片,有重回現場感覺 |
想像那兩千年前的城市 |
幾個印象深刻思考的問題:
第一個,強烈故事的傳染力,沒有電視、廣播、網路,甚至連紙張文字都珍貴不普及的時代,受到統治者的猜忌,沒有大財團統治者的支持,三年半的佈道故事可以被這樣廣傳,在當時看來,他就是世界上到處都有,其中一個佈道的老師而已,卻能夠在所有人之中脫穎而出被記住,被廣流。不得了。被羅馬當局被猶太教廷不斷監視,卻不會講出關鍵字反而以聰明邏輯打退來嘲弄他的人,是智慧。醫治盲人、救活死人、幫助各種低下職業的人,是憐憫。所有人期待著稱王說出想要的話,卻從不說出,是期待。被統治者以不義的方式處決,是對不公不義的不滿。而最後,最後的最後,死了後復生,真的是高潮。這一個故事可以引起多少人的共鳴,因為他講的是普世的善。
第二個,口耳傳播的力量。新約聖經的組成,並不是耶穌寫的,而是由福音書還有各種信件往來組成,福音書就是耶穌的門徒及門徒的門徒所記載關於耶穌的故事生平,簡直就是像中國的論語一樣,因為這十二個門徒的不斷佈道,範圍才可以不斷擴大,後甚至變羅馬國教,有力的故事搭配好的傳播工具。
第三個,猶太教從區域性的宗教變成了普世性的宗教。耶穌終其一生沒有出猶太的區域,他是猶太人,信猶太人的神,拜猶太的聖殿,被信徒尊為猶太人的王,他從來沒有特別去給異邦之人佈教,但他成了西方文明的宗教,不限種族的,這是很厲害的地方。以前旅遊各地,印度有各種不同的神祇,埃及有不同的動物頭神,中國的神更是多到不行,可是這些宗教出了國門出不去,只能在熟悉本國歷史文化之中傳播,或是透過征服者的姿態傳播。
要西方朋友一起來信媽祖?似乎有一大段路要走。一個區域性宗教如何變為普世性宗教,中間的阻礙因素是什麼?是個有趣的思考。今天的文化輸出要如何突破種族文化的隔離,也可以參考。
第四個,諷刺的現代猶太人和猶太教。耶穌為猶太人,十二門徒都是猶太人,這是個不折不扣起源於猶太的宗教。成為歐洲文明的精神,歐洲所有教堂,燦爛的歷史如果少了基督教,將失去光彩。可是歐洲歷史上卻不斷迫害猶太人。迫害你的主的族人?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
當歐洲人把耶穌基督當作自己的神,自己的主,當初不支持迫害他的族人反而變為仇視的對象?當然這中間還有太多經濟、種族、政治問題。而在耶穌之後,猶太教又經過改革有了新的發展,基督教,反而就像是猶太教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分支異端教派。加上歷史上的多次以主之名的迫害,反而有你是基督徒就不再是猶太人一說。
第五個,十字架的意義。在羅馬時代,十字架是死刑中最慘最屈辱的死法,只有十惡不赦的殺人犯或強盜才要被處十字架刑,羅馬公民不管犯了什麼樣的罪都是禁止用十字架的。而耶穌因為被當權者仇視,即使他並沒有做了什麼罪,卻被判以十字架刑的刑罰。在基督教傳教初期,甚至被人嘲笑為什麼信一個最屈辱丟臉死刑犯的說法。但十字架卻反轉,成為了最神聖的標誌,曾經的屈辱現今的神聖,然而十字還是十字。
第六個,大難來時各自飛,這是我最感嘆的地方。當猶太聖殿守衛來抓耶穌時,十二門徒都在,在記載中耶穌背著十字架走上山以及釘上十字架的過程,門徒去哪了?記載中門徒怕被抓都逃走了。看著他上下十字架一切過程的是兩個瑪麗亞,一個聖母瑪利亞,一個抹大拉的瑪利亞。
關於抹大拉的瑪利亞,記載中只有提到耶穌為她去魔,她非常尊崇她,幫耶穌腳步塗香膏,以眼淚洗腳,以頭髮擦乾,後來有一說她是個妓女出身,也有一說包含達文西密碼說是耶穌的妻子,不管哪種說法,她是受過耶穌恩的女人。
十二門徒,從聖經角度看來或許是受神感召的人,但以歷史人性可能性來看,更像當初期待耶穌成為王時可以成為上位的利益團體,在大難來時,所有的利益關係都會結束,只有真正愛你的人伴隨你左右。
當然後面也許是耶穌復活的神蹟,或是也許耶穌早有交待,門徒們在耶穌死後的傳教不遺餘力是絕對不可掩蓋的功勞,即使每個最後都慘死,跟孔子的弟子一樣。
多了解了四大福音書,還有猶太教、基督教的興起歷史,以後看這些西方文明更有感覺!
這裡收錄ALEX & LISA吃喝玩樂旅遊的生活點滴,如果您喜歡,歡迎您留言給我們讓我們知道喔!您的留言是我們最大的鼓勵,會繼續分享吃喝玩樂給大家囉!也歡迎來我們的臉書按個讚!
留言
張貼留言